为帮助海宁市外向型企业深入了解《海牙协定》,提升工业品外观设计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助力创新主体更好地“走出去”,6月24日,由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海宁市支会主办,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海宁国际中心承办的2022海宁市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培训举行,来自海宁地区的近100家时尚产业领域科技型出口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了此次培训。
今年5月5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简称“海牙协定”)在我国正式生效实施。海牙协定对于工业品外观设计和持有人而言,主要好处就是扩大了申请人的选择范围,使其能够在缔约国,简单、经济、一次性获得工业品外观设计在多个缔约方国家的保护,特别是他们不需要以几种语言提交文件,也不用为了续展而密切关注多个国家注册截止的日期。
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职务)田青竹从海牙体系的概念、申请提交方式、海牙体系的审查程序和海牙体系的特点四个方面,全面讲解了《海牙协定》如何申请使用、有何好处、保护期限等基础知识和诸多备受关注的实际问题。
“我们可以避免用不同货币支付各国家的费用,通过海牙体系用一种语言,好比说英语或者法语或者西班牙语提交国际申请,用一种货币例如用瑞士法郎支付一套费用就可以在所有缔约方取得所有的保护。此外,海牙体系也允许一键申请,最多包含100项不同的外观设计,只要这些外观设计属于国际分类同一个大类就可以得到保护。” 田青竹说。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律师罗贤水重点介绍了涉外布局、局部外观、涉外维权、电商平台、侵权案例等多个方面。他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对加入海牙体系后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规避、企业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了深入解读。在商标进行涉外布局时要考虑商标名称的选择、产品分级以及国家选择,提前规划、整体布局,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害。
海宁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海宁企业“出海”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有发生,而在众多产业中,海宁时尚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对于时尚产业来说,设计正是其源泉,知识保护则是其中的重要课题。因此,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浓厚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海宁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响应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联动多部门,持续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系列培训,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据悉,为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海宁知识产权快维中心于去年正式投入试运行,该中心对海宁市纺织、服装、家居产业的市场主体开设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维权“绿色通道”,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